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类)
(专业代码:030503)
一、专业简介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1983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基础申请设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点;2007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被评为济南大学特色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发展成为政法学院的一个优势专业,并于2016成为省级高水平应用专业支撑专业。
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汇集了一支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的政治学系教师队伍。政治学系现有在编教师总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5%;多人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
截止2021年底,本专业已培养毕业生近3500人。所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中学思政课教学与管理、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的教师,部分毕业生考入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博研究生继续深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和招生院校的广泛好评。经过近40年的深耕发展与持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发展成为济南大学特色鲜明、最有生命力的优势专业之一。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积极贯彻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素养、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较高的教师职业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胜任班级管理,勇于创新实践,勤于职业反思,能够从事中学思政课教学与管理、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教师。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发展的预期培养目标为:
培养目标1:师德高尚,奉献教育。具备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与教育情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教师职业,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深刻思想者、主动践行者和积极传播者。
培养目标2:精于教学,素养深厚。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和一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掌握较为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成为各类中学教育机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领域的业务骨干。
培养目标3:善于育人,以生为本。具有德育为先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充分胜任班主任工作并能示范性地开展班级指导工作;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育人工作,善于综合育人,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成为中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
培养目标4:沟通协作,持续发展。具备较强的沟通意识、协作精神,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并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开展全方位育人;具备持续的终身学习能力与专业成长能力,及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动态,能作为组织者或骨干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方面的团队合作。
三、毕业要求
通过专业培养,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一)践行师德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献身党的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1-1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具有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遵守师德规范,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1-3熟悉教育法律法规,能依法执教。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的工作,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人文底蕴和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
2-2对所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教师职业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认同中学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2-3有正确的学生观,能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重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品德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引领中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学会教学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哲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3-1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思想方法;
3-2掌握与中学思政课相关的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哲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动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辨识、分析现实问题;
3-3理解学科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关系,准确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备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政策文件的解读能力。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理解最新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标准,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能够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进行科学分析,能够运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初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技能,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4-1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习规律;
4-2准确理解最新的中学思政课程标准的内涵,能够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进行科学分析,掌握中学思政课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教学技能;能够根据特定的学情与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技术,独立进行教学设计;
4-3能够对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进行评价、反思和研讨,具有教学改革意识与教学创新精神,把握思政课教学的学术动态,形成研究成果;
4-4基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融合知识、技能和技术开展思政课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能力。
(三)学会育人
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建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能够将德育渗透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掌握班集体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与家长及社区沟通合作等班级常规工作要点。
5-1充分认识德育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学德育目标、原理、内容与方法;
5-2掌握班级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原理、策略、方法,熟悉班级组建、班级活动组织、中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与家长沟通合作等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和素养;
5-3擅长做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能有效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能够组织主题教育或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引导。
6-1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特点;
6-2初步掌握思政学科育人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意识;
6-3理解校园文化育人的作用,能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参与或组织主题德育、社团活动。
(四)学会发展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形成终身学习能力;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对中学思政课教师的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7-1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并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在实践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7-2学会通过质疑、求证、判断进行独立思考;能在思政学科教学实践中自我诊断和持续改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研究能力,能够撰写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研论文。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能够在团队中积极承担责任。
8-1充分理解学习共同体在群体学习中的作用,掌握并深入体验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等交流合作的方法;
8-2 具备较强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系统掌握团队协作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附表1: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毕业要求1 |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四、课程设置
1. 主干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教育学
2. 专业核心课程
政治学原理、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法学概论、逻辑学、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事理论与训练、创新实践、劳动教育、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内容。
4. 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
附表2: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学分基本要求与分配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属性 | 学时数(个) | 学分数(个) | 占总学分比例(%) |
通识教育课程 | 通识必修课程 | 512 | 22.5 | 14.6 |
通识选修课程 | 160 | 10(核心课程≥4,普通课程≥6) | 6.5 |
专业教育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 1240 | 70.5 | 45.8 |
专业拓展课程(选修) | 392 | 26 | 16.9 |
集中实践课程(必修) | 35周 | 25 | 16.2 |
合计 | 2304 + 35周 | 154 | 100 |
附表3:实践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类型 | 学时数(个) | 学分数(个) | 占总学分比例(%) |
独立实验/实践课 | 0 | 0 | 0 |
非独立课内实验/实践课 | 516 | 16.1 | 10.5 |
集中实践环节 | 35周 | 25 | 16.2 |
合计 | 516+ 35周 | 41.1 | 26.7 |
5. 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必修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1 | 毕业要求 2 | 毕业要求 3 | 毕业要求 4 | 毕业要求 5 | 毕业要求 6 | 毕业要求 7 | 毕业要求 8 |
1 | “四史”类思政课 | √ |
|
| √ |
|
|
|
|
2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
|
|
| √ |
| √ |
3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 √ |
|
|
4 | 大学英语 |
|
|
|
|
|
| √ |
|
5 | 大学体育 |
|
|
|
|
| √ |
|
|
6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
| √ | √ |
|
|
|
|
7 | 中国近代史 | √ |
| √ |
|
|
|
|
|
8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
| √ | √ |
|
|
|
|
|
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 | √ |
|
|
|
|
|
10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
| √ | √ |
|
|
|
|
11 | 大学计算机 |
|
|
| √ |
|
| √ |
|
12 | 大学写作 |
|
|
|
|
|
| √ |
|
13 | 职业生涯指导与创业基础 |
| √ |
| √ |
| √ | √ |
|
14 | 专业导论 |
| √ |
| √ |
|
| √ |
|
15 | 政治学原理 | √ |
| √ |
|
| √ |
|
|
1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
|
|
|
|
17 | 法学概论 | √ |
| √ |
|
| √ | √ |
|
18 |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 |
|
| √ | √ | √ |
| √ |
|
19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
|
| √ | √ | √ | √ |
|
20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
|
| √ | √ |
|
| √ |
|
21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 √ | √ | √ | √ | √ |
|
|
22 | 伦理学 | √ | √ |
|
|
| √ |
|
|
23 |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 √ | √ |
| √ |
|
|
|
24 | 逻辑学 |
|
| √ |
|
|
| √ |
|
25 | 中国政治制度史 |
|
| √ |
|
|
| √ |
|
26 | 专业外语 |
|
| √ |
|
|
| √ |
|
27 | 心理学 |
| √ | √ | √ | √ | √ |
| √ |
28 | 教育学 |
| √ | √ | √ |
| √ | √ |
|
29 | 教育心理学 |
| √ |
| √ | √ | √ | √ |
|
30 | 课程与教学论 |
|
|
| √ |
|
| √ |
|
31 | 班级管理 |
| √ |
| √ | √ |
|
|
|
32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
|
| √ | √ |
| √ |
|
|
33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
|
|
| √ |
|
|
|
|
34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 √ | √ |
|
|
| √ |
35 | 教师语言 |
|
|
|
| √ |
|
|
|
36 | 书写技能 |
|
|
|
| √ |
|
|
|
37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 √ | √ |
|
|
| √ |
|
|
38 |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 √ |
| √ |
|
|
|
|
|
39 | 中国共产党历史 | √ |
| √ |
|
|
|
|
|
40 | 中国哲学史 |
|
| √ |
|
| √ | √ |
|
41 | 西方哲学史 |
|
| √ |
|
| √ | √ |
|
42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
| √ |
|
|
| √ |
|
43 | 科学社会主义 |
| √ | √ |
|
|
|
|
|
44 | 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 |
| √ |
| √ |
|
|
| √ |
45 | 军事理论与训练(国家安全教育) | √ |
|
|
|
| √ |
| √ |
46 | 创新实践 |
|
|
|
|
|
| √ |
|
47 | 教育见习 |
| √ |
| √ | √ | √ |
| √ |
48 | 教育研习 |
|
|
| √ |
|
|
| √ |
49 | 劳动教育 |
|
|
|
|
| √ |
|
|
50 | 教育实习 |
| √ |
| √ | √ | √ |
| √ |
51 | 毕业论文 |
| √ | √ | √ |
|
| √ |
|
五、修读要求
1. 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至8年)。
2. 授予学位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3. 毕业标准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54学分,即学生在修完规定的课程、修满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后,方可毕业。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
(一)通识教育课程
1.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两类;
2. 通识必修课程共12门,计22.5学分;通识选修课程分为通识核心课和普通通选课两类,通识核心课最低修习要求为4学分;普通通选课最低修习要求为6学分。
课程 类别 Course Category | 课程 代码 Course Code |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 学分 Course Credits | 学时分配 Credit Hours Distribution | 开课 学期 Semester | 先修课 Pre-requisites | 考核 方式 Assessment Method | 授课单位 Teaching School |
计划 学时 Planned Credit Hour | 讲课 Lecture | 实验/实践 Interns/ Experiments | 上机 Computer Operation |
通识必修课程Compulsory Course of General Education | 思政类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 28A00221
28A00222
28A00223
28A00224
| 改革开放史 History of reform and opening 社会主义发展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ocialism 党史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新中国史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1 | 16 | 16 |
|
| 1
1
2
2
| 无 | 考试 | 金沙娱乐
|
24A01031 24A01032 24A01033 24A01034 24A01035 24A01036 24A01037 24A01038 |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y | 2 | 48 | 16 | 32 |
| 1-8 | 无 | 考试 |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
外语类 Foreign Language Curriculum | 08A09011 | 大学英语1 College English I | 2 | 48 | 16 | 32 |
| 1 | 无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 |
08A09021 | 大学英语2 College English Ⅱ | 2 | 48 | 16 | 32 |
| 2 | 大学英语1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 |
08A09031 | 大学英语3 College English Ⅲ | 2 | 48 | 16 | 32 |
| 3 | 大学英语2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 |
08A09041 | 大学英语4 College English Ⅳ | 2 | 48 | 16 | 32 |
| 4 | 大学英语3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 |
体育类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 13A70001 | 大学体育-基础课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Basic course | 1 | 32 | 6 | 26 |
| 1 | 无 | 考试 | 体育学院 |
13A70002 | 大学体育-选项课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Selective course | 3 | 96 | 6 | 90 |
| 2-4 | 大学体育-基础课 | 考试 | 体育学院 |
计算机类 Computer Curriculum | 12A09012 | 大学计算机 Introduction of College Computer | 2 | 40 | 24 |
| 16 | 1 | 无 | 考试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 25A01150 | 大学写作 College writing | 1.5 | 24 | 24 |
|
| 2 | 无 | 考试 | 文学院 |
| 24A01010 | 职业生涯指导与创业基础 Future Career and SYB Guidance | 2 | 32 | 24 | 8 |
| 2 | 无 | 考试 |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
| 24A0111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 2 | 32 | 24 | 8 |
| 1 | 无 | 考试 |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心理指导中心 |
通识必修课小计 Compulsory Course of GE Subtotal | 22.5 | 512 | 204 | 292 | 16 |
|
|
|
|
通识选修课程 Elective course of General Educatio | 通识核心课Core Course of GE | 最低学分要求 Minimum Credits Required | 4 | 通识核心课划分为“科学技术”“人文与社会”“艺术与审美”“创新与发展”四个课程域。学生须在“艺术与审美”“科学与技术”课程域分别至少选修2学分的课程。修读通识核心课超出学分可冲抵普通通选课学分。 |
普通通选课 Normal Course of GE | 最低学分要求 Minimum Credits Required | 6 | 学生选修与本专业重复或者相似的课程,不计入学分。 |
说明:“四史”类思政课为选择性必修课,学生应至少选读1门该类课程。
(二)专业教育课程
1.专业教育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两类。
2.专业基础课程30门,计70.5学分;专业拓展课程39门,最低修习要求为26.0学分;其中涵盖教师教育类课程12门,最低修习要求为14学分。
3.学生可跨大类、跨专业选修专业拓展课程。
课程 类别 Courses Classified | 课程 代码 Course Code |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 学分 Course Credits | 学时分配 Credit Hours Distribution | 开课 学期 Semester | 先修课 Pre-requisites | 考核 方式 Assessment Method | 开课单位 Delivered by |
|
计划 学时 Planned Credit Hour | 讲课 Lecture | 实验/ 实践 interns/ experiments | 上机 Computer Operation |
|
专业基础课程 | 教育 理论 基础 | 16A04011 | 心理学 Psychology | 2 | 32 | 32 |
|
| 3 | 无 | 考试 | 教育与 心理科学 学院 |
|
16A04021 | 教育学 Pedagogy | 2 | 32 | 32 |
|
| 3 | 无 | 考试 | 教育与 心理科学 学院 |
|
16A04031 | 教育心理学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1 | 16 | 16 |
|
| 4 | 心理学 | 考查 | 教育与 心理科学 学院 |
|
教育 能力 基础 | 16A04051 | 课程与教学论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 | 1 | 16 | 16 |
|
| 3 | 无 | 考查 | 教育与 心理科学 学院 |
|
16A04091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2 | 32 | 32 |
|
| 4 | 心理学 教育学 | 考查 | 教育与 心理科学 学院 |
|
16A04141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 1 | 16 | 16 |
|
| 4 | 心理学 教育学 | 考查 | 教育与 心理科学 学院 |
|
教师专业发展基础 | 16A04101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1 | 16 | 16 |
|
| 4 | 心理学 教育学 | 考查 | 教育与 心理科学 学院 |
|
学科 教学 基础 | 23A02052 |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Teaching Theo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3 | 64 | 32 | 32 |
| 3 | 课程与教学论 | 考试 | 政法学院 |
|
专业 必修 课程 | 23A00001 | 专业导论 Introduction to Specialty | 1 | 16 | 16 |
|
| 1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09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 | 3 | 64 | 32 | 32 |
| 3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05 | 中国近代史 Chinese Modern History | 2 | 40 | 24 | 16 |
| 1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07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Mao Ze Dong Thought and Chinese Socialist Theories* | 3 | 56 | 40 |
16
|
| 1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04 | 马克思主义哲学* Marxist Philosophy * | 3 | 64 | 32 | 32 |
| 2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08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 3 | 56 | 40 | 16
|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59 | 政治学原理* Principles of Politics * | 3 | 48 | 48 |
|
| 1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40 | 中国哲学史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3 | 48 | 48 |
|
| 4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6001 | 法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Law * | 3 | 48 | 48 |
|
| 2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06 | 科学社会主义*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 | 2 | 32 | 32 |
|
| 2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11 | 西方哲学史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 3 | 48 | 48 |
|
| 3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61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Principl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 3 | 48 | 48 |
|
| 2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100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Comparis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 3 | 48 | 48 |
|
| 4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53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Methodolo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 3 | 64 | 32 | 32 |
| 4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22 | 伦理学* Ethics* | 3 | 48 | 48 |
|
| 3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12 |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in Marxism Classics* | 3 | 48 | 48 |
|
| 5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4011 | 逻辑学* Science of Logics* | 2 | 32 | 32 |
|
| 3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0002 | 专业外语 English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3 | 48 | 48 |
|
| 5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93 | 中国共产党历史*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2.5 | 48 | 32 | 16 |
| 1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13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History of Marxism Development | 2 | 32 | 32 |
|
| 2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316 |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 Research on the Front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2 | 48 | 16 | 32 |
| 7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91 |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Histo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2 | 32 | 32 |
|
| 2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专业基础课程学分小计 Subtotal | 70.5 | 1240 | 1016 | 224 |
|
|
|
|
|
专 业 拓 展 课程 | 课程模块1教师专业发展(必选)教育能力基础 | 16A04061 | 班级管理 Class Management | 1 | 16 | 16 |
|
| 4 | 教育学 | 考查 | 教育与 心理科学 学院 |
课程模块1教师专业发展(必选)教学基本技能基础 | 25A00217 | 教师语言 Teacher’s Language | 1 | 16 | 16 |
|
| 3 | 无 | 考查 | 文学院 |
26A01640 | 书写技能 Writing Skill | 1 | 24 | 8 |
|
| 3 | 无 | 考查 | 美术学院 |
课程模块1教师专业发展(必选)教育能力基础 | 16A04131 | 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clusive Education | 1 | 16 | 16 |
|
| 5 | 心理学 教育学 | 考查 | 教育与 心理科学 学院 |
课程模块2 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 Promo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23A02310 | 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n Marxism | 2 | 32 | 32 |
|
| 5 |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3021 | 比较政治制度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s | 3 | 48 | 48 |
|
| 3 | 政治学原理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2020 | 西方政治思想史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s | 3 | 48 | 48 |
|
| 5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2021 | 中国政治思想史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Ideology | 3 | 48 | 48 |
|
| 5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4042 |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 2 | 32 | 32 |
|
| 5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2041 | 中国政治制度史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 3 | 48 | 48 |
|
| 2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5042 | 西方政治制度史 History of West Political System | 3 | 48 | 48 |
|
| 2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6030 |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Contemporary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s | 2 | 32 | 32 |
|
| 6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2312 |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Social trend of thought in contemporary China | 2 | 32 | 32 |
|
| 5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5020 | 全球化问题研究 Studies on Global Issues | 3 | 48 | 48 |
|
| 6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5022 |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Contemporary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3 | 48 | 48 |
|
| 4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5130 | 政党政治 Politics of Political Party | 3 | 48 | 48 |
|
| 4 | 政治学原理 | 考查 | 政法学院 |
课程模块3
教师教育能力提升Promo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ability | 23A02090 |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 Case Analy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2 | 32 | 32 |
|
| 4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2313 |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分析Analysis o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s | 1 | 16 | 16 |
|
| 7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2314 | 教师礼仪与道德Teacher etiquette and Ethics | 1 | 16 | 16 |
|
| 7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课程模块4 综合素养提升Comprehensive quality promotion | 23A03059 | 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Survey | 3 | 48 | 48 |
|
| 5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5030 | 比较政治学 Comparative Politics | 3 | 48 | 48 |
|
| 6 | 政治学原理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5230 | 政治传播学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 3 | 48 | 48 |
|
| 3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2110 | 政治学名著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of Political Science | 3 | 48 | 48 |
|
| 3 | 政治学原理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8001 | 社会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 3 | 48 | 48 |
|
| 4 |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3013 | 公务员制度 Civil Servants Systerm | 2 | 32 | 32 |
|
| 6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2031 | 国际政治概论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 2 | 32 | 32 |
|
| 5 |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6450 | 申论与社会热点分析 Consummate Exposition and Social Hot Issue Analysis | 2 | 58 | 26 | 32 |
| 6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6010 | 可持续发展概论 Introduc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2 | 32 | 32 |
|
| 6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3182 |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 2 | 32 | 32 |
|
| 5 | 无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4090 | 管理学原理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 2 | 32 | 32 |
|
| 5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23A02015 | 世界通史 the General History of the World | 2 | 32 | 32 |
|
| 5 |
| 考试 | 政法学院 |
课程模块5 专业提升模块 Promotion Module | 08A09051 | 进阶大学英语 Progressive College English | 2 | 32 | 32 |
|
| 6-7 |
| 考查 | 外国语 学院 |
23A02023 | 中国文化概论Summary of Chinese Culture | 2 | 32 | 32 |
|
| 6-7 |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2024 | 经济学概论 Economic introduction
| 2 | 32 | 32 |
|
| 6-7 |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2025 | 课件设计与评析 Courseware Design and Evaluation | 2 | 32 | 32 |
|
| 6-7 |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2016 | 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sis writing | 1 | 24 | 8 | 16 |
| 7 |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2017 | 微格教学 Microteaching | 1 | 24 | 8 | 16 |
| 7 |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2018 | 中学思想政治课思维导图训练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aterials Mind Mapping Training | 1 | 24 | 8 | 16 |
| 7 |
| 考查 | 政法学院 |
23A02019 | 美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 1 | 16 | 16 |
|
| 7 |
| 考查 | 政法学院 |
专业拓展课程最低学分要求 Minimum Credits Required | 26 | 424 | 424 |
|
|
|
|
|
|
(三)集中实践课程
集中实践课程均为必修课,共7门,计25.0学分。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 学分 Course Credits | 周数 Weeks | 开课学期 Semester | 授课单位 Teaching School |
34A01701 | 创新实践 Innovation Practice | 2 | 2 | 7 | 校团委与学院共同认定 |
33A01081 | 军事理论与训练(国家安全教育) Military Theory and Training(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 2 | 2 | 1 |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 |
23A02213 | 劳动教育 Labor Education | 1 | 1 | 1-8 | 政法学院 |
23A07220 | 教育见习 Educational Probation | 2 | 3 | 4 | 政法学院 |
23A02211 | 教育实习 Educational Practice | 8 | 12 | 6 | 政法学院 |
23A02215 | 教育研习 Education Study | 2 | 3 | 6 | 政法学院 |
23A00220 | 毕业论文 Graduation Dissertation | 8 | 12 | 8 | 政法学院 |
合计 Total | 25 | 35 |
|
|
专业负责人:常桂祥 教学院长:李秀凤